盈策略配资 住房租赁新规正式实施 规范市场破解租房难题
住房租赁新规自9月15日起正式施行,旨在解决租房难题,规范市场活动,推动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住房租赁市场快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隔断房、甲醛房、押金难退和虚假房源等。
北京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秘书长赵庆祥表示,这是我国首部住房租赁领域的行政法规,标志着市场从粗放发展迈向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为实现“住有所居”提供了系统性制度保障。
当前,我国城镇租房人口超过2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租房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超过40%。住房租赁市场的总量规模大,经营主体多元,产品和服务方式更加多样。
条例针对部分租赁房屋设施陈旧、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等现实痛点和隔断房、甲醛房等突出问题,要求用于出租的住房必须符合建筑、消防、燃气、室内装饰装修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并明确规定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租住面积应符合相关标准,非居住空间不得单独出租用于居住,从而保障承租人获得安全、健康、相对舒适的居住环境。
针对押金难退这一常见纠纷,条例明确出租人收取押金时应在合同中约定押金数额、返还时间及扣减押金的情形等事项,除合同约定情形外,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同时,规定住房租赁经纪机构和网络平台经营者不得代收、代付住房租金、押金。
住房租赁合同备案有助于规范租赁合同管理,进一步稳定租赁关系,遏制随意涨租、克扣押金、暴力驱赶等乱象,打击“二房东”行为,提升房源质量与服务水平。承租人可凭备案合同享受公积金提取等公共服务。
条例将经营主体细分为个人出租人、住房租赁企业、住房租赁经纪机构、网络平台经营者四类,实施差异化监管。对相关经营主体的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如住房租赁企业发布的房源信息必须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发布虚假或误导性信息;住房租赁经纪机构需将其从业人员名单向房产管理部门备案;网络平台经营者应当核验信息发布者的真实身份信息,未履行核验责任的会受到相应处罚。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认为,条例有助于营造更加规范、公平的行业环境,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推动出租人尤其是住房租赁企业持续提升租赁产品和服务品质,并促进住房租赁市场供给端机构化和长期化。在监管层面,条例明确了地方政府的具体职责,包括租赁市场监测和信息公布、对住房租赁活动流程的管理和监督执法等。条例还要求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住房的租金水平信息。
赵庆祥指出,下一步需重点推进三项工作:加快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全面深入开展条例的普法宣传,督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建设完善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以确保条例的立法本意落地成为“良法善治”,引领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
胜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